第三期

1984年8月15日,新中國成立以來,山西歷史上第一傢中外合資企業——華傑電子有限公司成立。開工僅40天,獲利就達120萬元,開工僅半年,外商就收回瞭全部投資,開工一年,企業就創利稅近500萬元。華傑在當時創造瞭一個奇跡。

華傑電子表

1984年,山西工藝美術廠和東洋電子(香港)公司正式簽約,創立瞭山西省第一傢合資企業——華傑電子合營公司,經營范圍是組裝、生產各種電子表、有工藝特色的電子鐘等電子輕工產品。

對於山西品牌而言,

這是一件大事,也是一件喜事

在華傑電子成立的前五個年頭,

它可謂是創造瞭多項奇跡。

華傑電子的產品暢銷全國14個省市,並打入歐共體,在美國、印尼、巴西等2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市場。1986年2月“華傑表”榮獲歐洲共同體頒發的“質量優異獎”,同年4月,歐洲共同體展評會上為表彰上述榮譽,授予“品質優異獎”錦旗;1986年10月榮獲美國1985年~1986年洛杉磯阿拉斯加電子產品展評“高品質獎”;1987年6月,榮獲巴西狂歡節委員會頒發的電子表“高質量獎”;一年之內在國內同行業創造瞭品種最多、產品更新速度最快、產品銷量最多、獲國際獎最多的四項“冠軍”。

【打入上海】

華傑手表很快就占領瞭全國80%的市場,在進入上海市場時出現瞭一個小插曲。

當時的上海是整個中國輕工業產品的龍頭,華傑表的進入,上海方面最直觀的想法是,出產煤炭的山西省做起瞭電子表,這裡面一定有問題。很多人甚至懷疑這個山西企業是一個走私集團。於是,一個由上海市公安局、上海市檢察院、海關、商業系統等多部門組成的檢查組來到瞭山西。經過對資質情況、管理能力、生產工序、產品質量等各方面的調查,這些來自的上海的不速之客無功而返,實實在在地給華傑表,給山西省做瞭一個活靈活現的廣告,一時間,華傑更是風生水起。

【李鬼“搗亂”】

1990年初,售後維修部門發現,大部分維修的手表雖然印著“華傑”商標,但並不是本公司生產的,華傑電子迅速做出反應,聯合省、市工商局組成調查組,以假冒商品為突破口,端掉瞭福建省的生產黑窩點,以及河北等地的非法銷售點,僅在石傢莊一個集貿市場,一次就查獲假冒產品萬餘塊。

假冒最猖獗時,南至廣州,北至石傢莊,幾乎各地都有生產假“華傑”的黑窩點,在福建石獅,幾乎一個鎮都在生產銷售假冒“華傑”,“假冒手表的生產面積甚至比我們原廠的面積還要大。”假冒“華傑”就像蔓草,侵蝕著華傑的營銷網絡。為瞭應對假冒產品的“圍追堵截”,崔晉宏加大瞭對手表的科技投入,用不斷增加的款式品種和技術升級來應對“李鬼”的出現。

【手機沖擊】

1999年,BP機、手機的出現給瞭手表行業致命一擊,有通訊功能的手機同樣具備報時的功能,手表成瞭雞肋。手表作為人們“三大件”之一的時代漸漸湮沒,華傑頂住瞭假冒商品對市場的沖擊,但沒逃過新產品對市場的搶奪,市場份額逐步減少。

【應對挑戰】

浪琴石英表

經營電子表的同時,華傑開始組織開發各種檔次的石英表。當市場上的數字式電子表逐漸被石英表代替的時候,華傑的石英表已經占領瞭部分國內市場。

然而,新出籠的石英表,也難敵手機的沖擊。上世紀90年代初,華傑電子的創始人崔晉宏就洞察到,國內手表產業已近夕陽,必須開發新的產品,他曾經嘗試過開發手機,但在當時產品沒有受到政府的重視,企業自有資金不足以支付開發的高昂費用,這一想法就此擱置,成為崔晉宏心中的一個遺憾。如果當時華傑開發瞭手機產品,中國第一臺手機產品或將出自山西。

華傑牌手表帶著一代人的記憶蜷縮在小小的櫃臺內,越來越多的人在購買使用瞭手機後,淡忘瞭曾經能帶來無限快樂和自豪的華傑手表。

————晉品牌曰————

在商品琳瑯滿目的商場、超市裡,

已經很難找到華傑手表的蹤跡。

商場內手表專櫃被一色的瑞士名表霸占,

超市的手表大多產自義烏、江浙一帶,

人們的腕間也不再出現華傑的身影。

誰曾想,上世紀80年代,

華傑手表曾是各大商場的暢銷貨,

是那個時代的年輕人爭相購買的物件。

【太原老字號·目錄】

【晉品牌·目錄

arrow
arrow

    sheppesonqjn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